• 公司要闻
  • 项目动态
  • 行业聚焦
  • 媒体聚焦
  • 27
    2025-11
    夯实安全基石,锻造应急先锋:苏东吴北理工项目部员工灭火器实操培训专题报道
    发布者:北京事业部

    通讯:杨欣怡 

    在校园安全体系的构建中,一线员工作为服务保障的直接提供者与校园环境的一线守护者,其自身的消防安全技能与应急处突能力,是构筑校园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他们不仅是安全制度的执行者,更应是险情初起时的首要响应力量。

    为彻底杜绝“理论上清楚,操作上生疏”的现象,将每一位员工都锻造成“见火不慌、抬手能灭”的应急先锋,苏东吴北理工项目部秉持“员工安全素养是校园安全基石”的理念,专项组织并深度开展了面向全体员工的灭火器实操培训,着力提升团队的整体实战能力。

    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何一环的薄弱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在学生公寓、教学楼、办公楼等场景下,员工往往是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的人员。无论是宿管员、保洁员还是维修工,若他们能在火灾的萌芽阶段,冷静、正确地使用身边的灭火器实施有效扑救,便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为专业救援力量的到来赢得宝贵时间,其作用至关重要。

    苏东吴北理工项目部深刻认识到,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能力,绝不能仅限于会议传达和文件学习,必须通过“真刀真枪”的实操体验,才能完成从被动接受管理的“旁观者”向主动承担安全责任的“主力军”的角色升华。本次专项培训,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知而开展的核心举措。

    为确保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北理工项目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与组织。首先,项目部制定了分批次、分岗位的轮训计划,确保所有一线员工,包括安保、保洁、宿管、工程维修等岗位人员均能参与,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全覆盖目标。培训利用员工作业的间隙时段或低峰期进行,既保证了服务的正常运行,又确保了培训的参与率。

    BLG6.jpg

    其次,在培训资源上,项目部提前与校保卫处沟通协调,准备了足量的即将到期的实战灭火器与专用演练火盆、燃料,在完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为员工创造了最接近真实的演练条件。同时,项目部指定了已接受过专业消防培训的管理骨干担任主教官,并对其授课内容与示范动作进行了统一规范,确保教学标准的统一性与专业性。最后,在培训动员上,项目部管理层高度重视,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强调此次实操培训的重要性,明确要求每位员工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参与。

    BLG5.jpg

    通过这次精讲,不仅巩固了员工的理论知识,更纠正了许多存在于细节中的认知误区和操作盲点。理论讲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培训的核心与高潮在于全员逐一手持灭火器进行实战喷射。在项目部划定的专用安全演练区域,演练火盆被点燃,熊熊火焰模拟出真实的初起火灾场景。

    本次专项实操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 它切实提升了全体一线员工的消防器材操作技能,使他们从“知道有灭火器”变成了“会用灭火器”。其次,它极大地增强了员工面对初起火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处置信心,遇火时能够更加沉着冷静。最后,它强化了整个项目团队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营造了“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积极氛围。我们深知,安全工作永无止境,一次培训并非终点。为此,项目部已将此类全员消防实操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工作的常规计划,确立了“每年至少一次全员复训,新员工入职必须培训的长效机制。同时,将不定期进行突击性的微型演练,以检验员工在突发情境下的真实反应能力。

    苏东吴北理工项目部通过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化、实战化的灭火器专项培训,将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将安全责任的担子压实到每一位员工肩上。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锤炼,更是一种安全文化的深耕。通过锻造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的一线员工队伍,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安全构筑了一道更为坚实、可靠的人防屏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深刻内涵,为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