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杨欣怡
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学生公寓是人员最为密集的场所之一,其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遍而言,对消防安全具备基础的理论认知,但真正面临险情时,能否正确、迅速地使用身边的消防器材,往往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为彻底打通消防安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的生存技能,苏东吴北化项目部在承接并落实公司及校方整体消防安全战略的基础上,聚焦关键环节,深度开展了相关培训与演练。



传统的安全教育往往侧重于宏观意识的培养与疏散流程的告知,然而,“知”与“行”之间存在着一道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跨越的鸿沟。安全保障的效能最终必须体现在个体的行为能力上。因此,项目部的安全工作重心实现了从泛化宣传向精准赋能转变。
让每个人都成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合格的责任人必须熟练操作最基本、最有效的个人防护与初起火灾扑救装备——防毒面具与灭火器,这两样在公寓楼内标准配置的器材,便成为了此次深度演练的绝对主角。项目部的目标,就是通过高频次、标准化、一对多的实操训练,将正确的使用步骤固化为肌肉记忆,从而在危急关头能够条件反射般地采取正确行动。
为确保专项培训能够有序、高效地覆盖项目员工,北化项目部进行了周密的系统部署,项目部确保了培训所用灭火器为即将过期的演练专用器材,防毒面具则为教学模型或备用库存,在完全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火灾中的有毒烟气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首要原因,正确且迅速地佩戴防毒面具,能为逃生赢得宝贵的“黄金时间”,北化项目部将此项训练作为专项培训的首要环节,旨在为学生构筑起第一道个人防护屏障。




在实操阶段,大家分批上场,每人亲手领取一个训练用防毒面具,从打开包装盒开始,进行全程模拟佩戴。指导人员在一旁仔细观察,逐一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未将头发全部卷入头罩、颈部束带未拉紧导致漏气、慌乱中未能将滤毒罐前后方向辨别清楚等。
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最有效的工具,但“提、拔、握、压”四字口诀背后,是需要在压力下精准完成的系列动作。北化项目部的培训将此环节分为“深度讲解”与“实战喷射”两个部分,确保不仅“会做”,而且“懂理”。
讲解完毕后,最关键的实战环节在指定空旷区域展开。现场设置了专用的演练火盆,模拟真实的初起火灾场景。大家按照指导,分批上前,每人手持一个灭火器,完成从“提”到“压”的全过程。
苏东吴北化项目部开展的此次专项实操培训,取得了显著而深远的成效。项目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将消防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细处。通过聚焦于防毒面具与灭火器这两项核心技能的深度演练,将一种“技能至上、实操为王”的安全文化深深植根在每一位员工心中。这种点对点的技能传递,是构建平安校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筑牢北化校园的消防安全防线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