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宿管中心办公室
3月29日下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联合东吴服务产业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在独墅湖校区学生宿舍区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杏林风”七巧艺堂》揭牌开班!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工办主任温洪波、副主任施建亚,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殷为民,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宿舍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斯亮,苏大教服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陈爱萍,苏大教服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总经理胡光娇、东吴服务品牌建设副总监、宿管(东区)中心分部经理周超等,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党工委副书记、副院长孟玲玲老师的大力支持!活动由东吴服务产业集团独墅湖学生公寓项目经理颜静晨主持。
活动伊始,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工办主任温洪波引用特鲁多的铭言:“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讲述了医学不仅包括精湛的医学技术,也包括厚重的医学人文情怀。他强调,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医学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医学生要秉承“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的院训,通过“杏林风”七巧艺堂的生动实践教育,感悟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结晶。
苏大教服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胡光娇,介绍了苏大教服集团概况,特别是在服务育人方面的重要举措。苏州苏大教育服务投资发展集团是苏州大学贯彻国务院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精神在苏州大学后勤集团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具有教育属性的法人企业,目前服务全国200多所高校。她指出,集团起源于苏大,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坚持姓“教”的企业定位,持续推进服务育人。“杏林风”七巧艺堂是“服务”和“育人”的一体化又一次生动实践。
东吴服务品牌建设副总监、宿管(东区)中心分部经理周超宣读了“杏林风”七巧艺堂2023年导师聘任名单。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殷为民、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工办主任温洪波为导师们颁发聘书。
导师代表尹东敏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异彩纷呈,数不胜数。编织、插花、剪纸、团扇、中国结、捏面人、做风筝、画脸谱、缠花发簪等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能够将这些纯手工的艺术进行教授和传承,是作为一名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代表徐若轩讲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入手、入脑、入心”的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自身的成长注入满满的正能量,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自己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追光、去逐梦、去奋斗!
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殷为民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三方联办“杏林风”七巧艺堂意义重大,是切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校企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大胆尝试,是开展朋辈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后勤服务人员和同学们在七巧艺堂交流互动,希望同学们对后勤一线工作人员多一些了解和包容,希望宿管阿姨们对刚走出家门的“00”后大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希望大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教育中共建和文明苏大!
共同揭牌“杏林风”七巧艺堂。
随后,第一堂插花课程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杏林风”七巧艺堂》顺利揭牌开班,迈出了校企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第一步!我们要共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