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宿管中心办公室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此值晚春初夏,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葑溪社区、东吴服务产业集团联合共建“养正劳育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于2024年4月24日下午两点,在养正社区的理响讲堂举行揭牌仪式。
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殷为民,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蒋慧,葑溪社区党委副书记朱越,苏大教服集团党委书记陈爱萍、常务副书记胡光娇及师生和工作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蒋慧强调,此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成立,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校地企合作,整合资源优势,构建“党建+劳动育人”模式的探索创新;也是推动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她指出,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要高站位强引领,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搭平台聚合力,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知行合一;要凝特色树品牌,融合构建“党建+劳育”、“劳育+'四育'“、”劳育+专业育人“模式。
生活导师李娜分享了作为宿管团队年轻成员的热情与责任,并代表在座的指导老师们,向学校和同学们承诺:我们定会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努力做好“传、帮、扬”工作,传“手工技艺”,帮“总结提升”,扬“中华文化”。
学生代表宋怡然发言: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参与劳动。感谢学院和后勤部门的支持,让我们体验劳动乐趣,感悟劳动价值,向所有工作人员致以诚挚感谢。
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殷为民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引用大脑皮层模型化四个象限理论,强调了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基于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劳动不仅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更是健康个体的基本需求。学院与后勤的紧密合作,为“养正劳育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为同学们提供了了解劳动、尊重劳动的平台。希望同学们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劳动价值,通过劳动实践提升自我,成为新时代有担当的劳动者。
“养正劳育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多元协同开创劳动育人新篇章,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弘扬劳动精神,在躬身实践中强化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能、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审美能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