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中物业二分部
三月末,受新一轮新冠疫情影响,进场接管不久的徐州公安联合项目遭遇了疫情防控的大考。
根据徐州市疫情防控通告(2022年第11号)要求,3月29 日起徐州市部分 区域实行封控管理,停止一切非必要流通;疫情形势不明朗,封控措施逐步严格;项目及时反应,及时与甲方沟通商定对策,多次召开动员会议。联合项目警校与 监管中心前期已启动封闭式管理,受本轮疫情影响不大,交警支队人员多、流动性大,减员严重。

▲管理人员动员会议
得益于苏州213疫情的防控工作经验,项目及时与甲方沟通,动员员工留宿项目;徐州公安联合项目负责人沈渠以身作则,在形势尚未明朗时,果断留宿项目,24 小时值守;在封控前餐饮条线所有人员已居住在项目上,保障支队一日三 餐的正常开餐。在保安条线、保洁条线,基本都是本地员工,受疫情封控影响减 员较严重。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排定出最低保障人数,动员员工随时做好留宿项 目保障运行的准备。


▲联合项目负责人沈渠在检查餐厅运行情况


▲各条线组织会议、动员工作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项目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尽力分散人员流线,增加 消毒频次,严格人员查验管控,做到将疫情风险源排除在项目之外。 在做好疫情 防控工作之外,徐州公安联合项目还尽力做好人文关怀,各项目点通过开设“特 色菜窗口”,打造餐饮亮点,细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特色菜”一经推出 就受到了广大公安干警的青睐,常常供不应求。


▲分餐打包,取消堂食


▲积极组织、配合核酸检测工作







▲各岗位严格执行消杀要求

▲要求所有人员徐州健康宝打卡
4月1日,项目租住的宿舍所在小区被划入管控区域,所有人员不出不进,项目再次面临严重减员;各条线负责人随即响应,远程办公,随时监控现场工作情况,稳定员工情绪,调动骨干员工的积极作用,维持现场平稳运转。
在监管中心项目点,因监所管理的特殊性质,自进场以来,始终保持着高压 防控的态势,在项目经理范扣合的带领下,监管中心从上到下,全体员工发扬艰 苦奋斗、责任第一的苏东吴精神,保安条线三班队员在大门口设立了外、中、里 三道隔离防线。采取“一问、二查、三消杀”措施,对进出的车和人员按照防控原则进行严格盘查,对市府、市局人和车辆一视同仁,省厅通过远程监控画面 三次电话询问本中心进入车辆情况,都能在及时、准确的回答。在保安条线,每日早、中、晚三次列会,梳理人、车、物进出的工作流程、学习工作纪律、总结、分析工作方法。在进场的二十天时间里,门岗的防控措施和现场管控经受住了检验,帮助监管中心抗住了疫情防控压力,得到了支队领导的认可。


▲门岗划定防范区域、严格进行消杀

▲严格入校人员查验、消杀
监管中心项目在匆忙中进场,人员不足、环境尚不熟悉,项目管理人员承受 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在项目经理范扣合的带领下,大家不仅平稳接手了监管中心各项工作,更是以身作则,以苏东吴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来提升现场品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几位管理人员拿起剪刀、锄头,修剪绿化、整改环境。项目管 理着保洁、绿化、会服、招待所的张赛赛同志打破常规思维,上午进行常规性内容、下午集中进行精细化现场提升。每日提升 2—3个现场点、每日培训一项保洁工具、用料使用规范、每日进行一次工作列会,渐渐项目现场品质有了质的提升。



▲项目经理范扣合带领管理人员亲自动手修剪绿化、整改环境
在各项目点,留守项目的管理人员亲力亲为,与一线员工同吃同住同工作,人员不足就自己上,最大程度的保障项目工作的平稳进行。在精神和工作高度紧张的这段时间,项目涌现出了一件件让人感动的“平凡小事”。城市封控管理加 大了公安系统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各项目点在克服自身人员不足的困难下,积极为公安干警们多想、多做;见部分科室工作人员忙到没时间吃饭,项目便组织人员送饭上门,提醒他们及时吃饭。
在警校项目点,在项目经理陈瑛的带领下,大家在忙碌中求创新;在做好疫 情防控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大家在思考如何让干警们吃的饱的同时吃得好、吃的开心,见到干警们工作压力大,警校食堂特意准备了苏式汤面,用苏州味道为公安干警们改换口味,调解工作压力。


▲警校项目食堂出品的苏式汤面

▲警校项目工作动员会议强调疫情防控举措

▲物资进入校区首先进行消杀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项目点、各条线,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坚守岗位,戮力同心;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苏东吴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
徐州地区“五省通衢”,各文化交融汇聚,加之厚重的汉文化积淀造就了这片土地兼收并蓄,豪迈包容的人文精神;经此一役,苏东吴的专业与坚守将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融入新的内涵。